自動門的歷史
自動門是最近20年左右普及起來的,20多年前在中國很少可以看到自動門的身影。小智君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動門歷史的由來。
自動門從理論上理解應該是門的概念的延伸,是門的功能根據人的需要所進行的發展和完善。自動門是指:可以將人接近門的動作(或將某種入門授權)識別為開門信號的控制單元,通過驅動系統將門開啟,在人離開后再將門自動關閉,并對開啟和關閉的過程實現控制的系統。
自動門開始在建筑物上使用,是在二十世紀年以后。二十年代后期,美國的超級市場的開放,自動門開始被使用,受此影響,世界第一自動門品牌多瑪在1945年開發出油壓式、空氣式自動門,新建大樓的正門也開始使用了。到了1962年,電氣式己開始出現,之后伴隨著城市的建設,自動門技術的領域每年都在增加。當初,用供給建筑物用電源進行電動機的速度控制很難,只好進行油壓、空壓速度控制,轉換但因能源利用效率很低,然而伴隨著電氣控制的技術發展,現在電氣控制技術已經成熟,直接控制電動機的電氣式自動門逐漸成為主流。例如:各種用可識別控制的自動專用門,如:感應自動門(紅外感應,微波感應,觸摸感應,腳踏感應)、刷卡自動門等。
21世紀的今天,門更加突出了安全理念,強調了有效性:有效地防范、通行、疏散,同時還突出了建筑藝術的理念,強調門與建筑以及周圍環境整體的協調、和諧。門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始于150年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涌現出大批獨具規模的專業制造商。門的高級形式--自動門起源在歐美,迅速發展至今天,已經形成了種類齊全、功能完善、造工精細的自動門家族。
中國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引用歐洲自動門,并把它應用在酒店、機場、購物中心、銀行、寫字樓等大中型公共場所,為這些建筑增添了亮麗、時尚的姿彩。 自動門從理論上理解應該是門的使用觀念的延伸,是人們根據需要對門的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所以對自動門的認識應該從人對門功能的要求開始。作為建筑物一部分的門,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要同時滿足隔離外部環境和不妨礙人的通行這兩種要求。因此門體本身應牢固、密封。
作為我國自動門行業的后起之秀——智匯門道,前身誕生于2003年,以生產平滑門電機及門體為主,經過十余年的砥礪奮進、刻苦創新。2015年首創“智能通道控制系統”,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自動門集控管理,成為寧波市的高新技術產業代表。2017年“智匯門道工程研發中心”被江北區政府授予“區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榮譽稱號??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