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接觸到或者用到自動門,我們都知道自動門的運行規律是這樣的:當自動門感應到有行人或者物體通過的時候,就會將門扇打開運行,當行人或者物體離開的時候,就會關閉門扇。這是我們普通人淺顯易懂的自動門運行,實際上自動門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怎么樣呢?
自動門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是靠一些與控制器相連的一些輔助控制裝置:開門信號源、門禁系統、安全裝置、集中控制等。不過這些裝置并不是都需要安裝,而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特點來選擇安裝就可以。
1. 開門信號。自動門的觸發開門需要接收到開門信號。一般都是采用微波雷達和紅外傳感器兩種信號源。微波雷達接收的是物體移動的信號,當門附近出現移動的行人或者物體的時候就會觸發開門信號,但是如果行人站在門扇附近,不移動的話,門扇就會自動關閉。有時候會造成行人的夾傷,但是也保護了門機。而紅外傳感器是對物體本身進行反應,紅外傳感器有一個感應區域,如果行人或者物體進入了指定的感應區域,那么紅外傳感器就會給出一個開門信號,但是因為有些行人可能并不是要進入建筑,會造成不必要的開啟,而且紅外傳感器的反應相對來說會比較遲緩。還有一種就是按鈕式觸發開關,更加有針對性,不會造成門機的損壞。
2. 自動門解鎖動作。有了觸發開關,那么接下來就是解鎖了,自動門一般都鎖皮帶的電磁鎖、鎖門體掛件的電動鎖、鎖電機三種。當開門信號觸發之后,系統就會發出解鎖的指令,自動門就會開啟解鎖動作。
隨著自動門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廠家也針對自動門有了更近一步的研發,現在還有集控系統,當大型場館內安裝了很多自動門的時候可以采用集控系統,集中監視自動門開門關門狀態。可以在集控電腦端集中操作將多個門打開或者鎖住,更加的方便管理。